我省兩件作品獲評第28屆“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”活動優秀集體節目——
小戲骨奪“梅”之路
■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琬茜
“咚咚咚!”一聲聲清脆鑼響打破午后的寧靜,伴隨著二胡悠揚的旋律,海南藝術職業學院排練室里接連傳來“小花旦”們悠揚的唱腔,一招一式有模有樣。
日前,由海南省文聯指導,海南省戲劇家協會、海南藝術職業學院選送的集體節目瓊劇《穆桂英·陣前邂逅》選段與《紅梅閣·冥贈》選段,成功入選第28屆“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”活動,并斬獲“小梅花”優秀集體節目稱號,代表著我省首次參加該賽事(專業組)即實現零的突破。
在這個百花爭艷的舞臺上,師生們何以從全國30多類劇種中脫穎而出,向各地觀眾展現瓊劇魅力?榮譽背后,“小梅花”們如何綻放得更加艷麗?
《穆桂英·陣前邂逅》中穆桂英的扮演者盤蓓蓓。
大雅之堂聞瓊音
英姿颯爽的扮相、韻味十足的唱念、整齊劃一的轉場,站在舞臺上,海南藝術職業學院的20名小演員用一臺精彩紛呈的瓊劇節目,博得滿堂掌聲。
“唱功、演技非常精彩,主角配角都令人眼前一亮,讓我們看到了瓊劇的未來和希望。”現場評委們紛紛點贊。
這一幕,出現在第28屆“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”活動專業組比賽現場。這項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賽事,被譽為中國少兒戲曲界“希望工程”。
既是重磅級賽事,自然備受矚目。據悉,本屆活動吸引了全國33個地區的182個項目角逐,涵蓋39個不同劇種,具體包括102項個人項目和80個集體項目的激烈比拼。
“起初,學校選送了5個瓊劇節目參選。參賽省份中不乏‘戲曲大省’,節目類型豐富、數量較多,競爭十分激烈。”海南藝術職業學院瓊劇教研室主任李丹葉表示。
為了做足參賽準備,李丹葉帶領師生挑選劇本、組建劇組、編排劇目,并根據不同劇目的特點,結合不同師生的優勢,因“劇”制宜地制定相應的表演方案。
“我們面向各個年級選拔演員,有的劇目武戲元素多,就挑選擅長武打的孩子表演;有的劇目唱段分量重,就著重安排嗓音條件好、唱功過硬的學生來擔任角色。”李丹葉說。
最終,經過5場現場終評的激烈角逐,本次比賽遴選出87個個人項目及15個集體項目,海南藝術職業學院選送的2個節目榜上有名。瓊劇《穆桂英·陣前邂逅》選段還作為第28屆“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”佩花晚會的節目之一進行展演。
當晚演出結束后,師生們圍攏在舞臺上,欣喜地合影留念。
瓊劇《穆桂英·陣前邂逅》劇照。海南藝術職業學院供圖
臺下錘煉真功夫
“瓊劇無論是韻律還是身段,我都覺得非常美。”作為《穆桂英·陣前邂逅》中穆桂英的扮演者,海南藝術職業學院學生盤蓓蓓與瓊劇的初次邂逅,要追溯到6年前。
定安素有“瓊劇之鄉”的美稱,近年來,該縣“瓊劇進校園”教學取得豐碩成果。2018年,就讀于定安縣第四小學四年級的盤蓓蓓,因對瓊劇產生濃厚興趣,便主動報名加入瓊劇社團。
原汁原味的海南話是瓊劇語言特點,這對于來自湖南的盤蓓蓓而言,無疑是一道難關。怎么辦?唯有“反復記、反復練”。
每天下課,盤蓓蓓總是纏著老師、同學,逐字逐句地學習瓊劇唱段,先跟念發音、朗讀唱詞,再結合旋律練習吟唱,“身邊的同學大多是本地人,他們會及時幫我糾正發音,直到我念準為止。”
海南藝術職業學院學生陳復佐在《穆桂英·陣前邂逅》中扮演一名武打小生,緊攥一面令旗空手翻的動作讓他深感困難。為了順利完成動作,他日復一日地練習。勁大了,容易站不穩;勁小了,常常一屁股砸在地上。
反復的失敗,讓陳復佐漸漸產生了恐懼心理。見狀,老師和同學便不斷給予鼓勵,幫助他重拾信心。一遍,兩遍,三遍……當他最終成功完成動作,排練室里響起此起彼伏的掌聲。
作為瓊劇《紅梅閣·冥贈》中李慧娘的扮演者,海南藝術職業學院學生錢晶晶為了練好圓場功,時常要用腰帶綁住兩只小腿,以此讓步伐變得更小、更加輕盈。
“幾圈跑下來,小腿總會發脹疼痛。”錢晶晶說。但她很快話鋒一轉:“雖然難受,還是得堅持。在臺上,一個動作如果做不到位,就會被無限放大。”
“藝無止境,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”海南藝術職業學院教師吳巧音表示,在師生們的不斷磨合、配合中,每一個角色都被注入了生命。大家希望通過形象生動的演繹,讓觀眾真切感受到瓊劇的無限魅力。
靜待花開滿庭芳
此次參賽經歷,不僅為海南藝術職業學院的孩子們打開了全新的藝術視野,增強了他們的舞臺經驗和自信心,更凸顯了該校在瓊劇教育領域的累累碩果。
然而,奪“梅”之路,不僅僅止步于摘得“梅花”。如何讓瓊劇這一國家非遺得以更好地傳承發揚,讓年輕人對瓊劇從“無感”變“喜愛”?
“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。”吳巧音認為,培養優秀戲曲人才,首先要充分挖掘孩子們對瓊劇的興趣,讓他們在持續的接觸和學習中發現瓊劇的美。
可喜的是,近年來,海南十分注重推動瓊劇藝術傳承與發展,持續在多個市縣開展“瓊劇進校園”活動,不僅為瓊劇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讓更多青少年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和了解這一傳統藝術形式。
此前,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“90后”越劇小生陳麗君火爆出圈,這也讓吳巧音不禁萌生“我們也可以嘗試打造瓊劇之星”的想法。
“作為教師,我們肩負著這份責任,我們也將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,爭取培養更多的未來之星,為自貿港建設和藝術人才的繁榮發展作出更多貢獻。”吳巧音說。
“以后我想考大學,回到家鄉當一名瓊劇老師,讓更多人了解海南傳統文化。”錢晶晶說。
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吳巧音也堅信,未來海南將有更多“小梅花”盛放在更大的舞臺上,星光璀璨,萬眾矚目。
責任編輯:鄧潔儀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信公眾號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博
用微博掃一掃